2018.2.4

因为后文我提到了本朝太祖的诗,今天在去觅食的路上,我真的仔细想了一下这件事,得出的结论是太祖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杰克苏……啊,光听结论真的好可怕但讲道理摆事实的话真的是如此。历史上的开国之君,能文能武的真是少之又少,要想的话,可能也就是曹操。论文学上的造诣太祖肯定比不上曹操,啊我觉得曹孟德的诗是有余味的,用英文说的话,它的情感有那种twist在。比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可是他接下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我觉得像是音乐中有强弱渐进的变化。太祖诗读多了会有点审美疲劳,有些过刚易折的感觉。比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单读的话觉得是很好,但如果接着读: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会发现这俩是其实是一个讨论。但是,但是,我们要考虑语言环境的问题,曹操也写不出《论持久战》不是?感觉对旧体诗的要求还是提太高了。但话又说回来曹操没有得到他应得的杰克苏地位,很大程度上感谢罗贯中(敲感谢),然后自古以来的道德困境,即他得位不正。啊可是太祖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非但没有,还是巨加分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几百年后的迷妹们,太祖就留给你们了,虽然我已经看到了很多什么毛周cp之类的文,可能不需要几百年……可怕……

===

感觉这一波可能撑不到我把《天京事变》写完,也有一个原因是这个文的长度比我想的要长,诶?可能想要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以及我可能不能真的正视这件事情里翼王的短处。昨天和我家太太聊天,太太就直接说他是“沽名钓誉”。我觉得是的,确实。就我内心可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我付诸笔端的时候可能还是会用曲笔。我这人审美奇怪的地方在于我真是喜欢有所坚持的人,哪怕这种坚持是不对的(可能是缺什么补什么吧,因为我没有)。对,就石达开这个人从learning的角度来说他是无数次掉进同一条河流,从起义到天京事变到出走再到最后兵败,他从未从过去的血泪和苦难中吸取教训,这种偏执甚至让我怀疑他是不是其实没后悔过……

好吧,自从总结了自己的archtype之后就感觉很多事情还是套路偏多。我喜欢的来来回回就那几个桥段,昨天脑补了一个新的让我觉得就脑补一下好了连写的欲望都没有。大致是这样的,妹子是一个骄矜漂亮的苗家少女,老是被逼婚特别不爽。翼王的大军开进四川之后,跟苗家土司把酒联欢。她第一次见到了大山之外的人,见到了又年轻又沧桑的翼王,见到了苍白孕中的十四王娘。然后晚上的篝火晚会上,她给翼王跳了一支舞,然后向他敬酒,要的奖赏就是翼王的一首诗——著名的“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喝尽黄河水倒流”【不过说实话我没得到这首诗,尬吹太多……跟“大渡桥横铁索寒”比还是差点哈哈】重点,然后重点来了,第二天妹子就表示我愿意嫁人了,爱嫁谁嫁谁吧。后来翼王兵败大渡河,十四王娘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找到了苗族妹子,最后帮翼王养了一个儿子。这个年轻少女x末路英雄的套路太容易套了,就像写paper一样换个角度又是一个脑洞。除了骄矜的妹子还可以是平凡的妹子,被末路英雄点燃人生的那种= =算了反正我一个都不会写,就是有记录一下。

话说这么多年对写作这件事的追求,虽然真正填平的坑很少(比我写的杂志文还少…)今天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写作好像是有进步的。虽然不是质量上的,跟我的英文写作一样,是熟练度提高了。比如我一直不会写白描(真的因为是书读的太少,以前沈老师都说过我= =),但现在我仔细想来,我真的要写,也是可以写的。脑海中有了画面,就用最简单的词句描述,然后再润色填补,就跟真的画画一样。

又btw发现历史还可以做ethnography,看简又文他们去广西采访的那些材料觉得很棒。

2018.2.2

米特的要旨果然还是平时要多想,毕竟老板其实看不见你做了多少,嗯。

Now that I have more time 我想说一下作为一个(前)历史民科对历史的一些看法。我的历史启蒙读物是《上下五千年》,找了半天才找到我的版本的封面↓

对这个书的第一印象是它有个,in the retrospect,写得非常成人化的序。大致是第一作者林汉达书只写到东汉就死了,所以由第二作者接上。小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两位是谁(好吧现在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这个序就有些隐隐的悲伤 = =

我始终觉得书这个东西有一个readbility的问题,即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年纪还太小,可能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上面的内容对我来说太深,所以一开始我怎么也读不下去。我一开始采取的strategy是从东汉末开始看,看三国那一段我相对熟悉的历史。结果发现这个好像跟我知道的三国不太一样。倒不是历史vs演义的问题是他太短了,我以为会很daunting。

但是从后来的某一个节点开始我进看进去了,并且成功地把上下五千年当成了在外婆家打发时间的读物。我要非常感谢那个作者因为它描写的其实很生动,而且三观正,让我对上下五千年大致有了印象和概念,which is critical. 就像一棵树一样你首先得有根基其次才能在上面枝繁叶茂。

然后就一直忙义务教育,我觉得我对历史保持着常识和浅显的兴趣,但感觉以前并不会像现在的小朋友一样有那么充分的资源。我的第二次对历史感兴趣应该追溯到10年12月开始看穿越小说的时候。这一点我之前的博客应该有记录(我记得标题是叫“穿不过六道轮回,穿的过儿女心间”之类的,qtmd的博客大巴,还我日志TT)。我看的第一本,是步步惊心。啊,为什么是步步惊心,现在听上去很黑历史(因为女主太丧连带我成为了且丧黑)。但真的就是这本书把我带进了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我会喜欢四哥, 大概是小说里的四哥吧,反正现在想起来各种不可思议TT

然后我就想写一个小说。其实我忘记了为什么我会想写一个小说,可能是因为我空,嗯。当时我对自己说的理由可能是觉得我不喜欢我读过小说里的女主角我所以我要自己写一个玛丽苏。女主角的名字叫忆襄,in retrospect,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写的个性非常模糊的一个女主角。那时候我应该是暗算看多了想把她写成黄依依,但是我没有那个本事= =

成功跑题,说回历史。我觉得作为一个future researcher 那时候我就表现出了研究者的一些习惯,比如我动笔真的会特别抠细节想要知道我写得对不对。然后我就会去查史料。那时候对ref这个概念并不是那么强,只想着去图书馆搜关键字,那么我的读的第一本书叫作《雍正原理》↓

它的第一句话是:多年以后,雍正回望自己的童年时,一定会回忆起黑暗中那盏明亮的白纱宫灯

是一句很美的话(也是一句很像我会写出来的话lol),尽管现在看起来,这本书有各种不足,比如莫名抒情,比如治史的方向值得商榷(作者真的很八卦,我还记得里面有“允禩婢女白哥因允禩自暴自弃而自缢身亡”这种),但它的信息量可以,表达也流畅,是一本非常适合入门的书。那时候还看过很多其他的,现在都有印象,比如冯尔康写的《雍正传》,杨启樵的《雍正篡位说驳难》还有金恒源的《雍正称帝及其对手》(这人貌似是十四家的后裔所以是四黑)。

不得不说如果你喜欢清史的话,特别是如果喜欢皇帝的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因为跟其他比起来,史料真的太丰富而且有特别多挖掘的潜力。我先根据四哥试举几例,正史的话肯定有康雍两朝的实录,然后雍正朝有大量的、你看都看不完的汉文朱批和满文朱批,汉文的据我记得的话,应该是根本没有誊抄录入全的,大量的都是影印件。然后当事人自述,他出版有悦心集、大义觉迷录,里面都是自我抒发和作品。像宫中档、造办处档案,这种大部头的东西就更不提了,还有像东华录、永宪录这种野史性质的小说笔记。以上都是印刷品、出版物,我再说几个基本的,就比如墓志铭,文物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素材。就是这个第一次的花痴过程中,我对以上的史料有了一些初步概念,可以说是很好的基础。

后来我的小说搁置了大约一年半,直到我大二下半学期才重新开始写。大二下半学期真的是很记忆犹新的一个学期,发生太多太多事情,那时候死人真是最好的慰藉(我这什么话啊)。那时候我的❤️一下子从四哥转移到了小二。其实喜欢小二除了被虐伤心之外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他的史料真的很全。年羹尧的奏折很早之前就专门汇编起来出过书。他奏折这么全还是因为当年被抄家的时候,国家要求上交过一批奏折,他应该已经烧掉了部分,但留下来的还是很全,甚至包括类似这种“雍亲王致年羹尧书”的全文。套用一下hci里的理论,当年的奏折都是密匣制的,雍正在写那些朱批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它的potential audience还包括几百年前的你我他,所以里面写的什么“好心疼”只能笑笑并称之为context collapse.

我还记得当时去olin东亚图书馆看档案,为了查一个人的生日,去看了《爱新觉罗宗谱》。请注意不是玉牒是尼玛宗谱,宗谱是什么概念呢,特别厚、特别大的书,三十几本,不存在目录。二分法在这次搜寻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后来我把这些八卦写成了一个一万八千字的小论文,八一八明相家的孩子和女婿们,可能那个生日只写了三个字。这篇小论文一直被朋友鼓励说可以去投专业期刊了,我当时还跟asian studies的老师交流过,听到了一些有启发性的话——

他的意思是,其实对于清朝这么一个史料丰富的朝代来说,你发现了新的史料并撰写成文并不是多么厉害的事。毕竟料太多了可写的太多了,多到你可能去第一档案馆拿着个本子进去坐一天就能有新东西出来(说起来我真的请老师帮我开了介绍信,打算那年去清华实习的时候去但是那时候我已经不喜欢了== )。但做史毕竟不是八卦,所以要有庄严的观点和辨别力,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我在cornell一共上了过三个和中国历史有关的课,我上了神话,上了古中国语言,还上了现代中国媒体。我觉得在那些课里我都遇到特别好的老师,让我受到很solid的training,让我从外国人的角度回望国家的历史,是非常难得的体验。当时我就写道:Another thing I learned is to address myth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We can study the lines in the book, examine the archeology findings, analyze them psychologically (though we rarely use that in this course) and even do a field trip.

这正好跟我现在想要说的,要写的太平天国史串到了一起。说实话跟那时候的efforts比起来我现在可能什么都算不上,而CMU也太垃圾图书馆连万方都上不去。我觉得太平天国史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文学性,它有文学里的曲折、冲突还有荒诞,所有的人物都是立体人物,饱满有力。它经常让我想起asoiaf,啊,或者说asoiaf是太平天国的迷你版。有一种中世纪暗黑的愚昧(中国大部分的历史都带着知识分子的智慧),但同时也站在经济变革、科技进步的边缘,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chaotic。

作为一段绚丽多彩的历史,它有各个方面叙述角度,有太平天国自身的史料(比如天父天兄圣旨),有来自清政府的史料(官方的比如《贼情汇纂》,又比如曾国藩、左宗棠的奏折和书信),还有来自外国人的叙述和出版物(比如《太平天国东王北王内讧详记》),更有详实的当事人说法比如《李秀成自述》。立场不同决定他们所叙述的内容不同,历史学家要如何去伪存真真的非常考验功力。真的很佩服罗尔纲先生可以写出太平天国史。

我真心认为是国家对这段历史带有政治立场的不重视导致太平天国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停滞不前。举个例子,一个至今被认为是悬案的事,i.e.,大报恩寺到底为什么倒了(对就是朱棣建的那个寺哈哈),一直众说纷纭有两种说法:1)太平军在天京和清军对峙时,为了防止清军占据制高点,就事先用火药炸毁;2)天京城内的韦昌辉和城外的石达开对峙,韦害怕石夺走制高点,于是炸了塔。简单思考一下就会知道,当时石达开在安庆举兵靖难,洪秀全不得已用计除掉了韦昌辉,并将他的头颅送去了石达开处让他验看。按照这个逻辑,韦石在天京城的对峙根本不会存在,动机也就无从谈起。

趁距今年代还不是太远,期待发现新的文献还有物料。

===米特分割线===

米特前两小时,i read this piece

总的来说,他不可能、实际上也不是所谓的局外人和旁观者。他虽然说自己不愿入是非之门,一贯反对此党彼群。但是,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与斗争的局面,他毫无作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不仅深深地被卷入了这场斗争的旋涡;而且还差一点遭到灭顶之灾。石达开悲剧性的遭遇的原因在于,他不愿正视摆在他面前的已经猛烈展开的内部斗争,一直采取避和迁就的态度。他对这种内部矛盾和斗争不仅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且采取的态度是消极的。

exactly what i’m thinking. 我真的跟他很有empathy因为除了我是一个垃圾之外我非常能理解这种鸵鸟心态。真的是这样。

2018.1.31

说一说本少女笔下经常出现的几类女性archetype。第一类是郭襄本襄、艾老师本艾,但这种女性人格其实非常难写,稍微写不好就容易玛丽苏。要我想的话其实我迄今为止两本想写的、写过的长篇女主角都是郭襄,但是他们都难产了……哭哭。第二类我要取个名字的话应该是卡珊德拉,是一个非常直男取向的女性人物,具体表现为非常贤惠坚贞,自身有能力而且说出来的话往往是正确的(so called马后炮),但是还是很听老公话(可以说非常直男)。这样的人物我写过很多,从之前小二的穿越小妾写到翼王娘都是这样,其实这个女性形象是挺单薄的,因为我主要在嫖她们老公嗯。第三类就是低智商呆萌暗恋小妹,这种也写过很多,因为它很好写,只负责花痴就行了……我最喜欢的还是小公主回忆录。

===

本来今天准备写一大堆如何用hci thinking看太平天国史,how the heavenly country could be a wicked problem……但是跟#老师一聊又觉得他说得也挺有道理,即矛盾其实在外部而非内部,太平天国衰败的诱因也可能是北伐不成导致没有新的利益可供分配继而导致内部矛盾爆发。不过我始终觉得1)一群土匪文盲妄想症居然能造反成功清政府是有多垃圾 2)做事真的不能拍脑袋得深入群众实际

诶 本来写成祖的时候 想的是南京和北京交叉着写 但最后只写了北京没写南京。正好写翼王可以把南京写全了。我已经构想好了他两次进天京城的心情开头是在大雨滂沱夜里他愤怒不解焦急但同时抱着期望。“夜色深沉似墨,大雨滂沱如注。三骑快马从夜幕中如箭一般穿出,马蹄踏过泥水,溅起尺余高的水花来。只见那天穹边角突然一道白练划过,照在那为首青年男子的面孔上。他纵披蓑戴笠,雨水仍不住地从他颊上淌落。”结尾是白天他坐着高头大马气宇轩昂听着欢呼声却突然觉得说不出的感伤。然后中间是百年古刹大报恩寺慢慢倒下,火光映到他瞳仁里不停地穿插反复。诶。

有时候觉得真的不能随便黑直男的审美,比如这里的节选真的都很美。就这一段描述,真正叫人心折。。我觉得他们真写的太好,我说不出话了。。。

翼王更不答活,扬起马鞭,由宝英和童容海贴身跟随着,从那闪开的人巷中疾驰而去。一百名带甲参护,高举火把,紧紧跟随,远远看去,就象一条火龙。
在驰出秦日纲的大营十里之后,他们才熄去了火把。 
翼王的黑马渐渐放慢了脚步。现在风声不再在耳边呼啸,星斗也不再在头上飞旋了。 
只是在这时,两行热泪才涌出了翼王的眼眼睛,连女儿和爱将也没有发觉。 

我自己是真的很喜欢古希腊式的古典悲剧英雄,像是那种能力通天但没有办法改变命运的无力感。。诶。。。

2018.1.29

石达开身上让我欣赏(我脑补的)是种年轻人的天真美。我觉得他是个非常自我的人,像是只要他做好了自己的本分,满足了自己心内的要求,结果怎么样他完全不在乎。比如一开始起义老婆走了他也没怎么样,后来去打四川的时候将士们走了他也没怎么样,最后去自首也是为了别人的命,虽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的意思是,石达开可能也知道出降的效果并不会好,但是他为求一个问心无愧还是去了。啊这真的至少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种孤独患者的人格。e.g., “石达开在1857 年有近半年的时间算是管着南京一带,但如此掌权却是孤独的,他的家人都已不在,据说他一人独居,不接受口信,凡事都以文书请示。”太帅了。

补充原文:第六位的地位如今仅次于第一位,他一直深居简出,所有的请示都以书面形式交给他,大鱼则贴在他住所外面的墙上,所有的官员第二天早上去看批示。我们曾一次看到50份这样的答谕。《在南京生活数月的两名欧洲人的叙述》

另外有关这个年龄问题,ball ball石达开的“义女”不要跟李秀成谈恋爱了好吗(此处看着央视),李秀成比石达开还大8岁吶……不能因为石达开本事大就把人家想成是老头……不能因为李秀成后来才封王就把人家想成是小孩……这真难脑补啊,陈玉成跟李秀成俩人差了十五岁,他俩是怎么组的CP呢……

另外石达开身上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历史趋势。这个人虽然这么杰克苏,但是他居然有一大批直男粉。大概在03年左右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在网上就有了一大批同人文,但是令人惊奇的是that’s it,从那之后没有了。amazing。我觉得太平天国这个话题一方面是因为实在跟TG有相似之处(我很想对比天京跟陕甘宁根据地……)所以有了压制,另一方面太平天国处于一个说近不近说远又不远的时期,实在不方便yy。想起那个跟animation有关的curve,大概就是,一个娃娃他画得特别像人的时候就会让人觉得是尸体,让人觉得恐惧,我觉得把握这个度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人之所以能苏得起来,是要将这人身上的某些人格拔高抽象化,这样距离太近的就会很勉为其难了。

最后说一下天京事变。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电影题材,而且是一个非常适合从西方视角来切入的题材,此处需要艾特李安(李安:黑人问号???)清朝末期风雨飘摇,中华大地上有满清统治者,有外国人,当然还有农民。然后,多少带了点荒诞意味的天京城里,有东南西北四个王(好吧冯云山和萧朝贵已经死了哦),还有一个天王。诶我常常觉得奇怪,中国历史上这么多农民起义为什么这最后一个最脑残(啊,不是最后一个,最后一个你懂的,哈哈)。权力的制衡是永远的主题,东王独大,天王昏聩,但是天王要杀东王。顺便说一句,央视版把东王设定成霸道总裁爱上我其实是很先进的人设吶,哈哈,然后天王是有些阴鸷的,这个符合洪秀全的人设。于是月黑风高的夜里,天王密旨北王杀东王,北王压抑已经的杀意终于爆发。正在前线打仗的年轻翼王得知消息后,单枪匹马赶回天京城劝诫,结果挡不住韦昌辉,叫韦昌辉将整个翼王府的人都杀了。翼王府大火熊熊,是有人在示警叫翼王别回来别回来。翼王怀着巨大的悲痛出城募兵,准备靖难。北王得讯便阻击石达开部队推进,并将古报恩寺炸毁,以防石达开得此制高点,炮轰天京。韦昌辉还图谋囚禁洪秀全,但计谋还没得逞,洪秀全就让亲兵杀了韦昌辉,把韦昌辉的人头送给石达开。这并不能挽回石达开家人密友的性命,但至少还可堪告慰。1856 年12 月,石达开再入天京,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场面壮观庄严。

本直男觉得这简直太燃了。

2018.1.28

最近发现hci thinking确实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以下这段说宣德帝的,

有一次,他去给父亲上坟(遏陵),回来时路过昌平(今北京昌平区),看到农田里有几个老农在很辛勤地干活,类似这种的劳动模范皇帝自然十分喜欢,他便叫身边侍卫叫了一个农民过来问话,询问为何他们如此勤劳耕作,估计这位农民不知道他的身份,于是皇帝得到了一个自己绝对想不到的答案。

农民回答他:我们春天耕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子,如果任何一个时候偷懒,这一年的生活就没有着落。连田租也交不起,要养活老婆孩子,只能每天不停地干活了。

朱瞻基叹了口气,他这才明白,这些人这么拼命的干,并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只是要活下去而已。

我的takeaway:皇帝大人你都不知道你的用户在想什么呢怎么好好设计这个国家!嗯!design thinking是万能的哈哈哈哈。

2018.1.27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最近真的读了很多奇怪的“这个天国不太平”之类的书,想说当代有什么这样的analogy能在森严的国家机器下突然破土而出、扶摇而上。aka 想analogy的时候不能盯着那些比较近的事 e.g., 人工智能是不是第二个互联网 而是 可能要把眼光放得大一些

就比如说 一百年后有人写史 说到现在 会怎么描述呢

2018.1.25

bgm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 三生情愫

2018.1.24

关于成祖的最后洗白two cents

1)是蓄谋已久的造反还被逼造反。当然是被逼的啊……靖难开始的时候怎么看都是打不赢吧,脑补朱棣同学的minset可能是反正也是死了不如试一下吧,总比全家自焚好……

2)在战场上是否有亲力亲为。最后死都死在战场上你说呢……我觉得朱棣简直不能更直男了,属于把直男的幻想变成现实的内种。嗯。哈哈哈。

靖难就是俩字,踏实。看看玄武门之变觉得还是不如靖难。可以说很期待新出的江山纪了……张丰毅演徐达的话感觉会有很多年轻时候的系,然后任嘉伦可以说非常适合朱允炆= =

奉天靖难记太好笑了可以跟清朝四哥的大义觉迷录一较高低!

e.g.,

1,“上文武才略,卓越古今。勤于学问,书一览辄记。六经群史,诸子百家,天文地志,无不该贯。日延名儒,讲论理致,自旦达暮不休。”【大老粗朱棣:?????】

2,齐泰曰:「燕王素称英武,威闻海内,志广气刚,。。。【齐泰尬吹哈哈哈哈】

3,时诸王坐废,允炆日益骄纵,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御容【建文帝:????】天哪后面太搞笑,不贴了好像黄色小说哈哈哈

4,方孝孺稽首折哀乞怜,遂命收之。【方孝孺:弱智??】

===奇怪的分割线===

今天也看了一下太平天国相关……石达开可以说很苏……而我觉得苏这件事有一个重大指标就是得死的早。感觉有点像asoiaf里的少龙王。石达开的取向我觉得很成谜,为什么给他编料都是编干女儿,感觉很禁忌之恋哈哈哈= =(为什么我这么八卦)然后杨秀清借天父下凡,授权萧朝贵等打洪宣娇六十大板;萧朝贵也借天兄下凡,把女学杨宣娇改为女学胡九妹”……也许,洪宣娇靠梦见上帝上位上了瘾,后来又多次重操旧业,这自然会触犯同样靠这一招吃饭的杨秀清、萧朝贵。”这一段可以说肥肠鬼畜了哈哈哈哈哈哈所有人都是戏精!!

2018.1.23

昨天对自己进行了灵魂的拷问 aka 司马懿也是一家子一块造反并且最后也成功了为什么我这么讨厌他家

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是朱棣的天下是四年靖难慢慢打下来的,司马懿的天下是尼玛高平陵靠耍阴招夺来的

一个更加直击本质是劳资本质双标【劳资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

2018.1.22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周末可以说是产出颇丰的一个周末,四舍五入一下已经谈了好多次恋爱了!

这一段真的萌翻我:拖得越久,朱棣就越入死地,久战不克下,朱棣也曾心灰意冷,对谋士姚广孝戏言说:早知今日,不如归家做一平头百姓。急得姚广孝愤然大呼:殿下,若败我等恐连做百姓也不可得。怒吼之下,方激起心灰意冷的朱棣的死战之心。

啊,我觉得我的这种萌,无非和我喜欢看主队逆转胜的比赛录像一样,知道最后是好的结果,才对一波三折的过程如此津津乐道。嗯,难得粉个温拿我容易吗我!!

这是新欢:传送门

这是旧爱:发表稿